孩子为谁而玩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连,几天过去了,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 “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还来,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 美分也还可以,孩子们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 “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而玩了。

专家感悟

无论什么形式的故事,它们首先是来于生活,所以该故事本身就是生活案例。从故事是高于生活的角度,我们应看重它的寓意功能。以上这一心理故事,它反映了这样几个隐喻 :

隐喻一  人本质上是自私的, 人是自己行为的主人。 “孩子为谁而玩”反应出老人和孩子的行为,是受他们各自内部的动力驱使。

隐喻二  人若知道自己为谁而活,他就活得清醒而清爽,且人的行为是受利己目的驱动。如老人,他活在自己的清新与平静的世界,并会努力捍卫他的清净之地;孩子们活在他们自己的嬉闹世界,他们纯粹地为了自己的快乐而活,并会追逐他们嬉闹所获的意外利益。

隐喻三  人要达成自己的目的, 需要有付出或有条件的。当孩子的嬉闹无意中侵犯了老人的世界,老人为捍卫自己的净地而懂得需要舍得;当孩子发现自己的行为有价值,虽是误认自己的嬉闹是为了老人的需要,但他们从中懂得了付出是有条件的。

隐喻四  知道为谁而活是一种境界,知道为什么而活是一种智慧。老人象征着成熟与淡定,孩子象征着幼稚与成长。老人在处理外来压力与内心难受的办法,是智慧的。因他懂得自己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有别,懂得孩子的嬉闹是无意给他构成的伤害,故他能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回应外来的伤害。说好听点,他用包容孩子的方式拒绝了孩子们的给予。

引用到家庭教育,若能像老人这样有自我有智慧地对待孩子,孩子会在玩中学会成长。

你在为谁而活?

通过“孩子为谁而玩”故事的隐喻反证着,人的痛苦大多是来自——你不知道在为谁而活,也不知为什么而活。即,失去主体的,没有自我地活着。人们经常会想会问: 是什么力量在推动我去做这么多事情?我这样受苦受累地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谁?我是谁?其实这些设问,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人天生就有的脆弱感和人类的进化,注定有了对这些问题的探索与思考。人们力图感受到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可以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去适应环境的变化,这样人的内心会产生“一切尽在把握之中”的主体感受,以对抗自我内心的脆弱感、不确定感、不安全感。

“你在为谁而活?”实际在拷问,你活在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里吗?

你是哪一种类型?

内心有“一切尽在把握中”的主体感受,就是通常说的有自信,有自我。这样的人明晰自己的人生方向,容易获得自由和愉快。反之,缺失(主体感)自主自信的人,总感觉没滋没味或患得患失,其因是缺失主体感,缺乏自主自信。我们通过几种人来洞悉他(你)是在为谁而活。

牺牲型

有一种人,一直活得很忙碌,然后很累、很纠结。例如,某女士诉苦:我活了大半辈子,从来就没考虑过自己,过去为着我的大家(父母、姊妹)操心、吃苦,后来为着我的小家操碎了心、吃尽了苦。可痛苦的是,我那大男子主义的老公和已大了的儿子,他们根本不领我的情,老公不但不疼我,反倒责备是我不会生活,儿子不亲我,说在我面前有压力。我想不通,我全心为了他们而付出,却换来的如此对待,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呀?

其实,生活中到处回荡着这种声音:你是我的命,我这一生全是为了你在活。这类活得很累的人,可以叫做牺牲类型。在他们的意识里,是很清楚在为谁而活。但从他们生活的质量看出,他们活得并不清醒和轻松。他们深切感受到的是一种失衡之痛苦,这份感受里暗藏有付出没有回报的愤怒。

从关系角度理解,他们跟他者是“牺牲者—享受者”关系的配对,因他们以付出体现是施与者,而他者成为了接受者。也可说是“控制-被控制”关系配对。从行为表象看他们,确实是在为他者付出,为了他人的利益,但本质上是为了自己——那内心深处的不安感。如果他不那样,就有恐自己不好,有恐别人不喜欢不接纳他。这实际是一种自卑或缺乏自我的心理。当然,这是牺牲类型的人无意识的心理世界。

由于他们缺乏自主性和自我肯定,只好通过一味地为他人好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同时,他们是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需要与他人需要的边界,其行为(付出)完全无视别人的感受,也完全意识不到,别人的不予回报是对他付出的拒绝。

应该说,牺牲类型的人,并不清楚自己真正在为谁而活。换句话,他们是那种意识里在为别人而活,潜意识里在为自己的忧患而活的人。

迷茫型

另有一种人,一直活得很顺从、很顺利,然后很茫然、很失落。例如,一位女孩曾来信说: “我自我感觉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但是我没有主见,什么事都是听家里的,大学毕业两年了,工作一直都不太理想,很自卑,有时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但是也经常暗示自己要自信一点。每当自己一有想法,听别人说几句就会觉得别人的想法是对的,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很痛苦。 ”这类活得很无聊的人,可以叫做迷茫型。他们深深感到的是失落、无奈、空虚、寂寞。迷茫型的人多半是那些青春期的孩子,也有些人到中年的人,感觉到没有自我、没有意义,如行尸走肉一样,过得很无聊很没劲。

解读这类型人的行为模式,从小是被他人的意志和要求所左右。因为,在他们幼小的心里埋下有太多他人希望的种子,在他们的思想里内化有太多他者的思想,他们无意识地成就着他人(尤其是父母)期望他成为的角色。当青春梦醒后感觉自己行为没动力,生活没趣味,然后开始追问自己“你在为谁而活”时,却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而活,说简单点,发现根本不知自己需要什么,不知自己的人生目标。

我们看到,许多孩子的自我理想、自我价值感、以及其情绪和认知模式都是和父母、家人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一种自我被压抑,被动为他人期望而活的人。

心理病型

还有一种人,一直活在痛苦的症状中,即心理病类型。这是我们临床上常见的那些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恐惧症患者,他们并没有生理缺陷,而恰恰是感受着最深刻的内在焦虑,体验着自己的行为不受自己的意志掌控。

心理病类型的人,是典型的“丢失了主体,活在非我的混沌世里”的一类人。解读他们的内心现实,是被一种不是自己的意志、思维、情绪所控制,常常体验着冲突或分裂的感觉,即感觉自己有强烈不想要之情形的同时,也感觉自己被另一种不可抵挡之力迫使自己就范 “不想要之情形” 。用精神分析理论说,那是一种主观意志被掠夺,一种主体客体对主体的控制,所谓人的自主性阉割。

这类人的过去,是生活在精神掠夺性的关系环境。他们才是不断寻求自我却总也寻不到自我的,活得很苦的人。

探究其因

人为什么会“不知道在为谁而活”,人为什么会丧失了自我呢?

若究其根源,主因是那育人的土壤有问题,是因那专制、强制性的社会或家庭文化的育人(愚人)结果。人在被抚育的阶段,犹如土里的小树苗,若它总遭遇着强风、干旱、冰雪等恶劣待遇,或是养在大棚里享受着被庇护(束缚)的伺候,那么树苗则无法茁壮。对应小孩子,在他的人格中则必然缺失——自主与自足。自主是一个人有行为抉择的能力,自足是一个人内在的丰富感,它们可说是人内部动机的资源。对所有的养育者而言,如果你有“别人只关心你飞得高不高(把你当客体) ,只有我关心你飞得累不累(把你当主体) ”的境界,那么被抚养者将会是那种自主自足的人。

活出自己

理解了这些,我们便可以问自己,你能像“孩子们为谁而玩”所隐喻的那样,活出自己的个性来吗?

故事“孩子为谁而玩”还提醒我们,不知道为谁而活与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的区别。不知道为谁而活,是一种身份的丧失或身份的焦虑,而不知道为什么而活,则是一种目标的丧失,或人生意义的缺乏与焦虑。而故事的心理点评的后一句“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太绝对了。虽然推动人行为前进的动力主要靠内部动机,但不能否认,人的许多行为,是靠外部压力或动力所驱使,且可以是行为的主人。而人是否受外部因素左右,是否成为外部的奴隶,分水岭在于你认同什么。

一个具有自主性的自我才有可能产生出成人的自信,这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对成人的认同;二,随着更有利的体验出现,逐渐地放弃这些认同,然后有着自己做主的认同对象,包括事物与思想。在同一背景下,一个人不同的认同决定了他“我是谁”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的心理地位,也即是一个人的自我认同。如果过去的你还小,由不得自己,但现在的你是大人,你完全可以,也必须是靠自己做主——选择拒绝什么,选择认同什么。如此你才有望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尼采说过, “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 ,可以忍受几乎任何怎样活的方式”,这就指明了无论你想得到什么,都必然会由自己做主,并会对自己做出的选择付出努力与代价。人活一世,只要让我们确知自己的目的和代价,我们就不至活得迷茫,我们才便是活得像自己。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