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午夜巴黎》

剧情简介

此处引自时光网:http://movie.mtime.com/125807/plots.html#menu

好莱坞编剧Gil跟未婚妻Inez即将完婚,刚巧Inez的家人要到巴黎谈生意,她一心打算与未来老公前往这个浪漫之都度蜜月,岂料这次巴黎之旅却令美满婚事节外生枝!

Gil虽然算得上是个名成利就的编剧,但不安现状的他雄心壮志地执笔写起他的第一本小说来,Inez及其他人则对他发小说家梦看不顺眼。当众人于花都尽情享受人生之时,Gil却玩离群独自去找写作灵感。他每逢午夜零时于街头漫步,却偶然地进入了一个魔幻国度,更在那儿遇见多个已逝的著名文豪及艺术家。能够每夜与海明威、毕加索、达利摸酒杯底谈文论艺,已令他乐不思蜀,何况他更迷上了毕加索和莫迪尼亚里的情人,难怪会乐而忘返!

Gil每逢午夜就姿姿整整独自去散步,令Inez生疑,更派私家侦探跟踪他,但却连侦探也离奇失踪!巴黎的午夜,越发神秘和迷离……

我的影评

这是一个艺术类电影。男主人公Gil在恋爱中没有找到丝毫的认同感,其妻子更是像世俗一样无聊。他的妻子和家人并没有当他为值得尊敬的人,反倒是瞧不起,对他不放心。他的妻子也在她老同学面前让Gil难堪。Gil的浪漫和世界的浮夸让他独自享受午夜的巴黎时光。这是一个具有艺术气息的男人被婚姻和现实绑架了的影片。从影片中我思考到,婚姻是建立在爱情上的,爱情是建立在爱上的,爱不是索取,而是无怨无悔的付出,爱更是对所爱的人的全力支持,而非绑架。Gil被绑架了,庆幸的是,他最后重获了自由。

电影中出现的艺术家们

下文是来自时光网的影评,感谢写这篇影评的人高高。原地址:《午夜巴黎》:蒙马特高地的艺术家群像

(影片海报采用了梵高的代表作《星夜》)

影片中提及的历史名人多达数十位。下面将与巴黎有关的文学家艺术家们都列出来,其中有演员饰演的加以粗体提示。除了简单介绍其生平和成就外,更着眼介绍各自与巴黎的渊源,以帮助对影片的欣赏和理解。更配以剧中人和真实照片的对比,让大家从另一个角度细赏这部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提名影片。

(注:下文的文字描述对应的是其下方的人物图片。——TAHO)

1920年代 1920s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 (Francis Scott Fitzgerald 1896-1940)

    美国小说家、著名编剧,是“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的代表作家,是“浮躁的20年代”(the roaring 20s)的代言人,也是“爵士乐时代”(Jazz Age)的桂冠诗人。1920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人间天堂》,一举成名,声名远播。1925年,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出版,确立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920年他与泽尔达·赛瑞结婚。泽尔达对他的生活与创作影响很大,他的小说里许多女主人公都有她的面影。这一对令人艳羡的金童玉女活跃于纽约的社交界,纵情地享受爱情、年轻的生命以及成功的欢乐,过着夜夜笙歌、觥筹交错的生活,后来又长年在欧洲居住。

进入30年代,他在好莱坞担任编剧,1938年改编的《生死同心》是他唯一一部在片头上挂名的电影。其它创作或改编的主要作品有《女人》、《乱世佳人》、《居里夫人》、《我最后一次看到巴黎》、《绮梦初艳》等。

科尔·波特 (Cole Porter 1891.6.9-1964.10.15)

美国著名男音乐家。

1916年,他的第一部百老汇剧作《初见美国》(See America First)上演,成绩不佳促使年轻的波特去了法国。在一战期间,他参加了法国的一个救济组织,他在巴黎度过了炮火纷飞的那段时光。1919年,他同当时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人之一的富有社会名流琳达·李·托马斯(Linda Lee Thomas)结婚,之后开始将他的主要精力投入到音乐剧的创作上来。

科尔·波特总共创作了23部作品,他创作的黄金时代是从1929年的《五千万法国人》到1935年的《狂欢节》短短的6年。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创作出了他最为人们怀恋的音乐剧和歌曲,如1930年的《纽约客》(The New Yorkers)和1934年的《万事成空》(Anything Goes)。1948年,根据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的《驯悍记》(The Taming of the Shrew)改编的的《吻我,凯特》(Kiss Me,Kate)横空出世,成为科尔的经典之作。

让·谷克多 (Jean Cocteau 1889.7.5-1963.10.11)

法国导演,在20世纪的现代主义和先锋艺术史中,几乎每个领域都绕不开这位法国人的影子。在诗歌、绘画、舞蹈、戏剧、音乐、文学评论方面都有不俗的建树。

约瑟芬·贝克 (Josephine Baker,1906-1975)

美国黑人舞蹈家、歌唱家。以其性感大胆的舞蹈和柔美歌声曾红遍法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黑人超级女明星”。大作家海明威也被她的惊人美貌倾倒,称赞她“是全世界最漂亮的女人”。

1923年即在百老汇音乐剧《拖着脚走》担任合唱演员。演出《巧克力纨袴子》后前往巴黎。1925年首次在巴黎登台演出《黑人滑稽喜剧》,随后进入著名剧院“疯狂牧羊女”(Folies-Bergère),很快名声大振,成为滑稽喜剧主要演员。1930年代出演电影。

1937年加入法国国籍。二战中成为一名为法国情报部门工作的秘密间谍,并从纳粹高官处搜集了大量重要情报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Ernest Miller Hemingway 1899.7.21-1961.7.2.)

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

一战时加入美国红十字会战场服务队,投身意大利战场。战后作为加拿大《星报》的记者常驻巴黎。在近10年的时间里他一面当记者,一面写小说,出版了许多作品。《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第一部重要的小说,写的是像海明威一样流落在法国的一群美国年轻人,在战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只能在沉沦中度日,美国作家斯泰因称他们为“迷惘的一代”。这部小说是海明威自己生活道路和世界观的真实写照。海明威和他所代表的一个文学流派因而也被人称为“迷惘的一代”。1929年,海明威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是“迷惘的一代”文学的最好作品。

1928年,海明威离开了巴黎,居住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古巴。二战期间,他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奔波于西班牙内战前线,并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1940年发表了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的反法西斯主义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52年发表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格特鲁德·斯泰因 (Gertrude Stein 1874.2.3-1946.7.27)

美国作家与诗人,但主要在法国生活,并且成为现代主义文学与现代艺术发展的触媒。

斯泰因于1903年移居巴黎,并在那里渡过余生。爱丽丝·B·托克勒斯 (Alice B. Toklas) 是她的秘书兼情人。斯泰因在巴黎非常关注现代艺术运动,并收藏了包括毕加索马蒂斯的许多新作品。

1920年代,喜欢社交的斯泰因在巴黎开设文化沙龙,作家海明威、舍伍德·安德森(Sherwood Anderson)和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作品都受她影响。

 

巴勃罗·毕加索 (Pablo Picasso 1881-1973)

西班牙画家、雕塑家。立体画派创始人,现代艺术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毕加索也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 37000 件。1904年定居于巴黎蒙马特(Montmartre)的浣衣舫(Le bateau Lavoir)。

可可·香奈儿 (Coco Chanel 1883-1971)

1920年代法国的时装女王。超越生命极限的设计和崇尚自由随意搭配的风格,把女性从笨拙的扭曲体型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强调优雅简洁而容易穿着,成为现代女性衣着的革命先锋。香奈儿改变了时装的概念,使服装艺术真正迈入20世纪。

阿美迪欧·莫蒂里安尼 (Amedeo Modigliani 1884.7.12-1920.1.24.)

意大利表现主义画家雕塑家,犹太人。

莫蒂里安尼受到19世纪末期新印象派影响,以及同时期的非洲艺术、立体主义等艺术流派刺激,创作出深具个人风格,以优美弧形为特色的人物肖像画,而成为表现主义画派的代表艺术家之一。

他与巴伯罗·毕加索的友谊、未完成的雕塑梦想,以及与珍妮·耶布特奴传奇性的恋情,仍是巴黎蒙马特与绘画界脍炙人口的故事与话题。

乔治·布拉克 (Georges Braque 1882-1963)

法国画家,立体主义代表。1907年,他与毕加索相识,深为其作品《亚维农的少女》所倾倒,两人遂成为至交,共同筹划起立体主义运动。他的影响实际上并不比毕加索小。他与毕加索同为立体主义运动的创始者,并且,“立体主义”这一名称还是由他的作品而来。

杜娜·巴恩斯 (Djuna Barnes 1892-1982)

美国女作家,诗人。在1950年代前一直被视为一个不起眼的美国作家,然而从1960年代起,她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对现代主义文学的贡献逐渐地被人发现。

1921年,杜娜以记者的身份前往巴黎,并活跃在巴黎的文化圈中。在那里她遇到了她称之为“伟大的爱”的爱人:Thelma Wood——同样来自美国的女画家。

阿齐博尔德·麦克利什 (Archibald Macleish 1892-1982)

美国诗人。一战时在法国服役,1923年移居法国,大萧条即将到来的时候回到了美国。1932年的史诗《征服者》、1952年的《诗选1917-1952》获得普利策诗歌奖,1958年的《J.B.》获得普利策戏剧奖

胡安·贝尔蒙特 (Juan Belmonte García 1892-1962)

被誉为“史上最伟大的斗牛士”。他是海明威的至交,并出现在其作品《死在午后》和《太阳照常升起》中。

尔瓦多·达利 (Salvador Dali 1904.5.11-1989.1.23)

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和版画家,以探索潜意识的意象著称。与毕加索马蒂斯一起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个画家。他对超现实主义、对20世纪的艺术做出了严肃认真的贡献。

1920年代末期,他结交了一群才华横溢的巴黎超现实主义者,这群艺术家和作家努力证明人的潜意识是超乎理性之上的“更为重大的现实”。这使得他的画风日臻成熟。1929~1937年间所作的画使他成为世界最著名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

达利还与西班牙电影导演布努埃尔共同制作两部超现实主义影片,即《一条安达鲁狗》(1928)和《黄金时代》(1930),同样充满怪诞的但富于暗示的意象。

路易斯·布努埃尔 (Luis Bunuel 1900.2.22-1983.7.29)

西班牙电影导演。

1924年,布努埃尔侨居巴黎,任法国先锋派导演让·爱普斯坦的助手,并在其创办的电影学校学习。1928年,在同乡好友画家萨尔多瓦·达利的帮助下,布努埃尔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一条安达鲁狗》,这部电影被认为是1920年代“超现实主义”文化潮流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超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之作。两年后,布努埃尔再次以超现实主义风格拍摄了一部以性爱对抗世俗的影片《黄金时代》,其犀利的批判色彩惹得传统卫道士们的恐慌。

1962年布努埃尔导演了《泯灭天使》(The Exterminating Angel),故事围绕着一场盛大的晚宴,一对夫妇在家里款待朋友们。席间客人们互相说着坏话,吃完后在音乐厅欣赏钢琴演奏。但是大家竟然发现无法离去,被困在这里几天后,竟然饿死了好几个人。最后有人提议,主人必须对此负责,办法就是献出生命。

曼.雷 (Man Ray 1890-1976)

美国著名达达和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他是一个擅长绘画,电影,雕刻和摄影的艺术大师。但是,他却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摄影作品价值远远超越其他所擅长的艺术形式的艺术家。

曼.雷一生有44年居住在法国,巴黎是他主要的创作基地。他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巴黎摄影界的风云人物。因此,给人以“法国人”的错觉。确切地说,他是一个在法国进行艺术创作的美国人。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 (Thomas Stearns Eliot 1888.9.26-1965.1.4)

诗人、评论家、剧作家,出生于美国,其作品在二十世纪乃至今日的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

1910年,艾略特前往巴黎的梭尔邦大学聆听伯格森的哲学课,1914年,正在哈佛大学修读哲学博士学位的艾略特前往欧洲旅行。1915年在伦敦发表了《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917年,他的第一本书《普鲁弗洛克及其他》出版,奠定了他作为一名诗人的地位。1922年《荒原》出版,这部作品被评论界看作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一部诗作,而艾略特本人的名气也高涨的近似神话,至今,这部作品仍被认为是英美现代诗歌的里程碑。

1927年,艾略特加入了英籍。1930年以后的三十年里,艾略特成为了英国文坛上最卓越的诗人及评论家。1948年,60岁的艾略特迎来了他一生中最大的荣誉——诺贝尔文学奖。

亨利·马蒂斯 (Henri Matisse 1869.12.31-1954.11.3)

法国著名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

美丽年代 La Belle Epoque

图卢兹-洛特雷克 (Henri de Toulouse-Lautrec 1864.11.24-1901.9.9)

法国贵族,后印象派画家,近代海报设计与石版画艺术先驱,为人称作“蒙马特之魂”。他擅长人物画,对象多为巴黎蒙马特一带的舞者、女伶、妓女等中下阶层人物。其写实、深刻的绘画不但深具针砭现实的意涵,也影响日后巴伯罗·毕加索等画家的人物画风格。

保罗·高更 (Paul Gauguin 1848-1903)

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陶艺家及版画家,与塞尚、梵高合称后印象派三杰。他的画作充满大胆的色彩,在技法上采用色彩平涂,注重和谐而不强调对比,代表作品有《讲道以后的幻景》等。

埃德加·德加 (Edgar de Gas 1834.7.19~1917.9.27)

法国画家。19世纪晚期现代艺术的大师之一。他最著名的绘画题材包括芭蕾舞演员和其他女性、以及赛马。他通常被认为是属于印象派,但他的有些作品更具古典、现实主义或者浪漫主义画派风格。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